业绩成长成为投资主线
2017年白马蓝筹大放异彩,使得业绩、成长逐渐成为A股市场最重要的投资主线。新年A股春季攻势叠加年报行情预期,推动消费白马蓝筹股价迭创新高……在当前年报行情提前展开之际,业绩连续增长且具有高确定性的标的,成了A股市场主流资金追捧热点。
记者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,截至9日,深沪两市已有1359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17年年报业绩预告,其中,1050家公司2017年年报业绩预喜(预增388家、续盈169家、扭亏84家、略增409家),业绩预喜公司占比77.26%;235家公司2017年年报业绩预忧(预减64家、续亏17家、首亏45家、略减109家),业绩预忧公司占比17.29%;74家公司2017年年报业绩不确定。从预计净利润同比最大增幅来看,251家公司预计2017年年报净利润同比翻番。从行业分布看,业绩预喜公司主要集中在钢铁、煤炭、有色、化、家电等板块。
统计还显示,在1359家发布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中,有116家公司预计2017年业绩下滑幅度超50%,40家公司预计业绩跌幅超100%。易成新能、中原特钢、三变科技位居预忧前三名。而最大的业绩地雷,将是那些连续两年亏损的公司。2017年深沪两市共有56只个股被ST,这56只ST股2017年的平均跌幅为34.32%,其中15只个股股价被腰斩。
对此,深圳新里程董事长赖戌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今年年报业绩浪值得期待,投资者提前布局年报题材股同时要避免踩中业绩地雷。赖戌播认为,业绩超预期和业绩三连增标的,有望成为未来年报业绩炒作主线;而预告业绩下滑、亏损或将被ST公司,投资者中长线均应以回避为主。无论市场风格如何变化,股价上涨的原动力终归源于企业的盈利增长。是金子,总会发光的;是地雷,也总会炸响的。
绩优次新股或受资金追捧
近一段时间,寒锐钴业股价频创新高,自去年3月6日上市以来累计涨幅超过15倍,位居两市涨幅第一名。记者统计发现,业绩增长超预期次新股,不少已被机构资金提前进驻。业内人士表示,次新股经过去年充分调整后,有望成为年报行情又一炒作主线。
赖戌播表示,次新股经过去年泥沙俱下下跌后,调整充分、业绩增长确定的次新股,后市将有较好的市场机会。“次新股里有黄金,但投资者得仔细辨别。”他说,质地好、行业优、业绩高成长的次新股,特别是业绩大增或超预期次新股,未来存在高送转或高分红预期,后市值得投资者重点跟踪。
申万宏源林瑾分析认为,投资者可关注一些行业集中度高且成长性好的次新股,如从传统行业转向新兴产业的计算机、通信、软件信息技术、工业材料、医疗保健、专用设备制造和可选消费等行业中的个股,“业绩增速与估值匹配,未来盈利增速都将保持在30%左右,且自上市后连续涨停板个数较少的次新股可重点留意。”
“新一届发审委上任后,IPO审核尺度全面从严,真正具备持续成长性的次新股可值得跟踪了。”联讯证券陈勇认为,次新股经过去年的持续回调后,目前很多绩优标的估值已经回归到合理位置,结合向好年度业绩预期,不排除其有上攻的需求。“年报高送转预期也会刺激次新股表现。”陈勇称,投资者可关注PEG值小于1的次新股,如索通发展、寒锐钴业、荣晟环保等。
业绩好滞涨蓝筹机会更大
年报业绩浪行情,哪些行业个股机会更大呢?
恒创天下投资总监罗晓鸣表示,今年春季攻势叠加年报业绩行情,将迎来一波级别最大的行情。对于业绩稳增、且近年未大涨过的二线蓝筹,投资者后市可重点关注,比如业绩优良却涨幅较小行业标的,包括航空、证券、煤炭、有色、钢铁等。“滞涨的低估蓝筹安全边际高,后市或成为资金追逐的一个热点。”
赖戌播表示,业绩浪将围绕上市公司业绩展开。业绩好、涨幅小、估值低个股,特别是低市盈率蓝筹值得重点关注,而弹性更大的绩优成长股机会或更大。赖戌播认为,滞涨、市盈率10倍左右蓝筹众多,2018年滞涨地产股已率先走强,后市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低市盈率的航空、地产和资源股;而科技成长标的人工智能、新能源(钴锂)、5G等科技股,后市也值得重点跟踪。
资深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,预计2017年A股公司的整体盈利增速有望好于去年。建议关注以下四方面:一是业绩稳健的大消费类及金融板块;二是受益于供给侧改革业绩爆发式增长的行业及公司;三是业绩相对稳健的超跌成长龙头;四是业绩有望超预期个股。